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最新资讯

【银行老克勒】孙达:过关斩将考上信贷员,却放下身段当起“储蓄小三子”

时间:03-08 来源: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:33

【银行老克勒】孙达:过关斩将考上信贷员,却放下身段当起“储蓄小三子”

文│任律老子曰:“ 大辩若讷, 大巧若拙。”孙达不算健谈,但面善,且有福相。成为他的客人,先得其亲手冲泡的咖啡相伺。寒暄之后,趁着拍照的机会,再话几句家常。他说自己生活中不能没有一杯茶和一杯咖啡的时间,早上起来必定喝一杯茶,午后享受一杯咖啡时光,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。“对生活有要求,大约是受到了身为银行人的父亲所影响。”孙达很上镜,笑容总是恰到好处。若仔细观察,无论站姿坐姿背脊都能保持挺直,君子坦荡荡。也许就是这样特别的气质,让他退休后入选了行里的时装表演队,有着超过十年的模特龄。子承父业孙达,江苏江阴人,1930年5月出生。八岁随家人逃难到上海,此后便定居下来。抗战时期,孙父在银行谋职,待遇不错,家境也比一般人家好上不少,孩子们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也都能念上书。“在我高中毕业后,国内局势发生了巨变,家里经济也大不如前,于是想要早点出来工作。”时值解放后中国人民银行成立,为求发展而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招聘,受父亲的影响,孙达决定去应聘,并于1951年12月通过考核,顺利进入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。“新员工分为两批,一批是有经验的,直接分配上岗,另一批年轻一点的,比如刚刚学校毕业,或者是从其它行业转过来的人员,对银行业务不太熟悉,就先到苏州去参加培训。我们总共800多人在苏州,每天除了业务培训,还需要加强政治学习,了解新中国的政策方向。”正式工作后,孙达被分配到了江宁区办。惟日孜孜,1952年,他成为了新中国后第一批人民银行的信贷员。“当时处于国家经济困难时期,信贷工作很重要,政治任务也比较多。”孙达还记得,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,国内曾引进了一批包括双轮双铧犁在内的大型成套畜力农具,上行下效,进行大力推广。“当时上海工业比较有基础,铁工厂、机械厂为了制造新式农具,更新设备,纷纷排着队到银行里来贷款。那时贷款的流程,首先要通过工业局,各工厂根据自身生产能力去申请,等工业局批准后,银行就要提供出资金。那段时期,我们从早忙到晚,赶去各个工厂审核它们的贷款能力,整整扑下去半个月。”所谓勤为无价宝,因为工作努力,1957年,孙达成为江宁区办信贷科计划组组长。储蓄人生工商银行静安寺储蓄所旧照从事信贷工作的第十年,江宁区办被合并,于是,孙达调动到静安区办,开始搞储蓄工作,一直到退休。“那个时候我们的工作很单纯,都是国营企业,银行的工作任务就是大量吸收老百姓的闲散资金,支持国家生产建设。因此开办了很多家储蓄所,光是静安区就有30多家。在比烟纸店还小的开间里,两名员工负责日常业务,就成为一家对外营业的储蓄所了。这样的小储蓄所一般两人搭档,而中等储蓄所大约有三四名员工,大型一点的也就五六人。”孙达表示基层和科室的工作他都有所体会,“以前的工作条件肯定比现在要艰苦,但是大家都很认真地做事,工作生活都相对规律。”像是在小储蓄所里,冬冷夏热,夏天特别热,工作人员不能吹电扇,因为办公桌上摆着传票,怕被吹散。唯一的电扇都是对着客户吹的。而且空间有限,大多不带卫生设备。甚至有些储蓄所,连灌热水瓶都要跑到隔壁弄堂里的老虎灶上借。即便如此,小小储蓄所的日常也是有条不紊,“两名员工每天早上先到支行库房里领取一个旅行袋,里面有公章和一天要用到的钱款。然后坐上事先约好的三轮车到储蓄所。钥匙开进去,先动手做清洁工作。再把封包打开,准备营业。中午轮流休息一会,午饭一般都是自带的。下午四点打烊后,轧完账,结束一天的工作,再坐三轮车回库房交账。”第二天仍是如此,周而复始。那时上海有两家通宵 大所,一家就是静安寺储蓄所。 原址就是现在的静安寺(庙)。 因为市口好,有八条纵横交错的交通线路,周围商店林立,其存款量惊人,单一个储蓄所就超过了整个新疆地区存款量的总和,号称“天下第一大所”。 1958 年后,更是率先开办通宵服务,适应了不同层次的不同需要。 另一家是五角场储蓄所,周边是工业区,工厂密集,职工多。 同样也实行通宵服务。孙达曾经担任过工行静安区办事处储蓄科副科长。 “白天柜面上大约有七、八人,晚上一般留两人值班。 通宵服务的客户大多是上中班到晚上十一点下班的职工,他们拿到工资后会路过银行进来存款。 另外,还有上早班的客户,早上五六点从家里出发,顺路就到银行办事。 一个晚上总有这样二、三十位客户。 ”发生过这 样一件事。 有一天,静安寺储蓄所的所主任在向支行汇报工作时,反映了一个情况。 原来,前一天有一位客户到储蓄所存钱,因为正值下班时间,排队人多,这位客人等了太长时间等不到服务,一气之下就拿走 了叫号牌,留下了自己的单据。 “以前存钱,要事先填好一张存单,然后拿到一个叫号铜牌,有专人将相同号码的钢夹夹好存单、存折放到后面,等着抽账簿。 行里都是手工操作,其实已经很快了,但是那天人实在太多了。 ”支行非常重视客户服务,第二天,便派了负责的储蓄所主任和自己根据对方留下了的线索找了过去,并向这位客户解释了银行的困难,而客户表示了谅解,说自己也是遇到了急事,有点急了。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客户是当时一位国家领导人的秘书。走上T台孙达的健朗得益于运动,工作时期,他就积极参加行里的乒乓,男子排球等体育活动,私下里和同事一起打打桥牌。退休后又返聘八年,等到他停下来想要安享生活, 1998 年的一天,孙达接到了一个退管会的电话。“当时他们也没提到时装表演队,只是说找我有事情商量,让我过去一趟。到了那里,两位总工会请来教时装的老师在旁边看相,然后说这位同志可以的,退管会的负责人才告诉我,分行要办时装表演队,在找老年模特,想请我加入。”退休以后,最主要是想过得开心一点。在没有任何舞台经验的情况下,孙达开始了每周一次的训练。“时装表演队是分区参加的,我属于静安区,然后再到市分行比赛,我们当时拿到第二名的好 成绩。此后,领队、老师带着我们陆续又参加了市里很多比赛,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在天蟾逸夫舞台,上海市各行各业的代表队都来了,我们代表银行系统参加,拿到了第二名。”回忆十年的时装表演队时光,孙达觉得确实丰富了自己的退休生活,结识了不少朋友,甚至连饮食和养生方面的知识也懂了不少。退管会还腾出了专门的活动场所,每周四固定活动。“最初是时装表演队,慢慢变成了时装舞蹈队,后来改成了舞蹈队了。我们还有一个名字,叫做‘红牡丹艺术团’。后来,训练就分两间房间,一间房是练习走台,一间房教跳舞,请来一位专业老师,每次活动,老师先讲好要领,然后让大家分别练习,老师就两边兼顾指导。各种节庆的表演任务还是不少的,根据老师的要求,我们先把要求做好,休息时间,大家就聊聊天。”得益于长期练习,孙达的走姿优美,且并不刻意,甚至隐隐有节奏感。“当然最开始的时候,转身的步子容易乱,总是会忘记一些动作要领。”即使后来去学跳交谊舞,他也不觉得有什么技术上的困难。“我们是时装队的第一批成员,现在差不多都在八十岁以上了,只剩下一位年纪小一点的队友还在分行继续参加活动。还有一些年纪大的队友,有九十多岁的,住在养老院,我们也会结伴去探望。”如今,孙达的生活都能自己料理,虽然不再适合出远门,但是他会和朋友一起“文玩”,平时喝喝茶,养养花,看看书,日日是好日。“上海市银行博物馆”官方公众号。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最新资讯